我想学习宇宙学,也许从 Andrew Liddle 的书《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Cosmology》和 MIT OpenCourseWare 的课程《The Early Universe》开始。

标准大爆炸

它并不说明大爆炸的成因,而是描述大爆炸之后的结果。它假设在大爆炸之前所有物质已经存在。

宇宙暴胀

大爆炸的前传。

  • 当压力为负时,引力可以表现为排斥。(在下一部分了解更多关于引力与压力关系的内容。)
    早期宇宙中存在一块具有排斥性引力的物质,这就是大爆炸的成因。
    这种排斥性物质的(质量/能量)密度在膨胀过程中不会降低。解决办法是引入负能量。

互补性:引力与压力的关系

下面是对这些思想的高层次介绍,随后列出了一些宇宙学与广义相对论中的关键公式,展示为何负压可以产生排斥性的引力效应。


1. 能量-动量张量与爱因斯坦场方程

在广义相对论(GR)中,引力由爱因斯坦场方程描述,它把时空的几何(通过爱因斯坦张量 \(G_{\mu\nu}\))与时空的能量与动量内容(通过能量-动量张量 \(T_{\mu\nu}\))联系起来:

\[ G_{\mu\nu} \;=\; \frac{8\pi G}{c^4}\,T_{\mu\nu}, \]

其中 \(G\) 是引力常数,\(c\) 是光速。左边体现时空的曲率,右边说明质量、能量、动量与压力如何决定这种曲率。

完美流体近似

在宇宙学中,我们常将宇宙的内容(无论是物质、辐射还是暴胀子场)建模为“完美流体”,其能量-动量张量写作:

\[ T_{\mu\nu} \;=\; (\rho + p)\,u_{\mu}\,u_{\nu} \;+\; p\,g_{\mu\nu}. \]
  • \(\rho\) 是能量密度。
  • \(p\) 是压力。
  • \(u_\mu\) 是流体的四速度。
  • \(g_{\mu\nu}\) 是时空的度规张量。

这个公式体现了不仅 \(\rho\),\(p\) 也在决定时空曲率中扮演重要角色,而不仅仅是质量或能量密度本身。


2. 弗里德曼–勒梅特–罗伯逊–沃尔克(FLRW)宇宙学

在宇宙学应用中,我们常假设宇宙是均匀、各向同性的,由 FLRW 度规描述。在这一假设下,从爱因斯坦场方程导出两条关键方程(弗里德曼方程):

  1. 弗里德曼方程(关于膨胀率 \(H = \dot{a}/a\)):

    \[ H^2 \;=\; \left(\frac{\dot{a}}{a}\right)^2 \;=\; \frac{8\pi G}{3}\,\rho \;-\; \frac{k}{a^2} \;+\; \frac{\Lambda}{3}, \]

    其中

    • \(a(t)\) 是随时间刻画宇宙尺度变化的尺度因子,
    • \(k\) 是与空间曲率有关的参数,
    • \(\Lambda\) 是宇宙学常数(有时放在右边)。
  2. 加速度方程(关于二阶导数 \(\ddot{a}\)):

    \[ \frac{\ddot{a}}{a} \;=\; -\frac{4\pi G}{3}\,(\rho + 3p) \;+\; \frac{\Lambda}{3}. \]

    该方程尤为关键:组合 \(\rho + 3p\) 直接决定宇宙膨胀是加速还是减速。


3. 排斥性引力与负压

注意在加速度方程中:

\[ \frac{\ddot{a}}{a} \;=\; -\frac{4\pi G}{3}(\rho + 3p) + \frac{\Lambda}{3}. \]
  • 如果 \(\rho + 3p > 0\),则项 \(-\frac{4\pi G}{3}(\rho + 3p)\) 为负,减缓膨胀。
  • 如果 \(\rho + 3p < 0\),该项变为正,促成 \(\ddot{a} > 0\),即加速膨胀——通常被描述为一种排斥性的引力效应。

更通俗地说,因为相对于密度,压力在方程中以 3 的系数出现,足够大的负压(\(p < 0\))可以在 \(\rho + 3p\) 中压倒 \(\rho\),使得该组合为负。这正是宇宙暴胀期间(由具有有效负压的“暴胀子场”驱动)以及具有宇宙学常数 \(\Lambda\)(暗能量)的情形中发生的现象,在这些情况下,真空能表现得像负压。


4. 暴胀子场与负压

在暴胀阶段,宇宙由一个暴胀子(inflaton)场主导,其能量密度 \(\rho_{\phi}\) 近乎恒定,而其有效压力 \(p_{\phi}\) 为负。(事实上,对于缓慢滚动的标量场,有时 \(p_{\phi} \approx -\rho_{\phi}\)。)这使得:

\[ \rho_{\phi} + 3p_{\phi} \; \approx \; \rho_{\phi} + 3(-\rho_{\phi}) \;=\; \rho_{\phi} - 3\rho_{\phi} \;=\; -2\rho_{\phi} < 0, \]

从而导致 \(\ddot{a} > 0\),因此出现指数式的加速膨胀(排斥效应)。


综合起来

  1. 爱因斯坦场方程表明,压力以及能量密度都会影响时空曲率。
  2. 负压会导致“失控式”膨胀(即尺度因子 \(a(t)\) 以加速的速率增长)。
  3. 暴胀就是这种效应的一个例子,其中暴胀子的负压占主导并驱动宇宙的指数级增长。

总结:

  • 引力不只是关于质量。能量密度 \(\rho\) 和压力 \(p\) 都出现在能量-动量张量中。
  • 当 \(\rho + 3p < 0\) 时会出现排斥性的引力效应。该条件使宇宙尺度因子的加速度为正(\(\ddot{a} > 0\)),表明发生加速膨胀。

补充思考

负压从何而来?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理论。有人认为应该存在一些称为“暴胀子”(inflatons)的粒子。从经典的角度看,这是这样一种情形:当一个粒子飞向一堵墙时,它不会反弹回来,而是穿过墙壁从另一侧出来。这是一个量子效应。暴胀子场是一个具有负压的量子场。

在下一篇中,我将回顾爱因斯坦场方程的关键概念以及这些张量的含义。